西昌濕地宣教中心位于邛海國家濕地公園夢里水鄉區域,近觀瀘山和邛海。整個宣教中心建筑面積約1908平方米。邛海濕地宣教中心是在邛海國家濕地公園內獨立建設、設計并運營管理的濕地主題宣教場館,可開展室內展示(實物+解說標識標牌)、人員宣教(導覽解說、教育活動)、媒體宣教(多媒體影音、宣傳片、紀錄片等)自導式參訪活動。本次需對原邛海濕地宣教中心重新進行布展提升設計,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布展提升設計方案及施工圖、優化變更、施工現場指導答疑等?,F特面向全國公開邀請各符合本項目要求的供應商參加本次采購活動,采購人將嚴格按照《四川省政府采購項目需求論證和履約驗收管理辦法》的文件要求,制定驗收方案,明確驗收程序,對本次采購標的和相關服務逐項進行驗收,確保公平、公開、公正和物有所值,供應商自行踏勘現場,供應商如未踏勘,視為已了解現場情況,同時提供宣教中心原設計資料(僅供參考)。
1、布展提升設計原則。
具有代表性,能展現濕地公園的資源特色濕地科普宣教場館是集中、系統展示該濕地公園主題特色的場所,其選址周邊應擁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自然、人文、生態或景觀資源,可以幫助游客直觀地感受或理解所在濕地的資源特色或保育成效,為后續的參訪激發期待感。
2、布展故事線的設計要求。
(1)宣教館的設計同樣要契合濕地公園的宣教主題,并將前期明確的宣教主題和宣教資源清單作為展館內容設計的重點,這也是開展所有宣教工作的基礎。另一方面,對于游客來說,參觀展館是一個主動體驗與探索發現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接受“濕地科普教育”的過程。所以,在展館設計中,在傳遞濕地公園科普宣教目標的前提下,更多地考慮游客的需求,并為他們創造一種愉快的、有收獲的、樂于參與的體驗過程,是實現有效宣教的重要途徑。
(2)應圍繞其所屬的濕地公園向游客講述一個“好的而且是自己的”故事,突出介紹邛海國家濕地公園的特有宣教主題,主要介紹該濕地公園為何存在,以及自身的特點和價值。
(3)在宣教展館的展示內容設計中,將宣教主題設計成展館布展和解說的游覽故事線,循序漸進地引出和介紹自身特色的宣教主題和資源,是最便捷有效并能保證效果的設計方法。
(4)通過講述邛海濕地保護修復工程中以飲用水源地保護、污染系統治理以及流域環境綜合治理為主線,最大限度恢復了湖泊濕地水域,為水鳥及其相關魚類、昆蟲、微生物的生息繁衍營造了良好的生境,邛海濕地生態環境得到較大修復,湖水水質得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得以恢復,現已完成對邛海實施的“搶救性保護”階段。
(5)在宣教展館的展示內容設計中,重點要反映出邛海以其獨特的高原淡水湖泊和四季宜人的氣候特征,成為“高原上的明珠,春天里的濕地”,是我國南方候鳥的重要棲息地之一,成為西昌市今后生態旅游業發展的窗口。
(6)邛海濕地位于西昌市東南部,距離城區不足1km,是我國西南地區特有的封閉與半封閉濕地類型,也是我國保存比較完整的高原斷陷湖泊濕地,是西昌的“城市之腎”,通過濕地場景布展反映出邛海濕地保護對西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布展提升設計相關要求
1、收集近30年開展邛海保護的文字、圖片、影像、衛星遙感資料邛海濕地保護前后對比,通過生態移民、污染清理、土地整治、地形地貌修復、自然濕地岸線維護、河湖水系連通、植被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恢復等有效措施逐步恢復濕地生態功能。全面展示邛海50年從生態破壞到邛海濕地保護與修復變遷,踐行“山、水、田、林、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國家生態戰略要求取得的成果。
2、收集邛海周邊人文歷史文化、自然資源資料,較為全面展示邛海漁家文化。
3、收集青藏高原橫斷山區東緣高原斷陷湖泊濕地--邛海的濕地特征資料,全面展示以邛海以飲用水源地保護為保護目標開展良好型湖泊保護的過程。
4、收集邛海濕地植物、動物(含鳥類、魚類、浮游生物、底棲動物等)生物多樣性基礎調查資料,全面展示邛海通過退塘還濕、退田還濕、退房還濕、營造人工島等措施恢復邛海濕地生物多樣性的過程。
5、收集西昌市結合群眾居住環境的改善、景區基礎設施的改善、為老百姓發展旅游業奠定基礎,實施邛海周邊五鄉一鎮的9000余戶村民、3萬余人的生態搬遷和濕地保護修復工程的相關資料。全面展示邛海在實施生態保護生態合理開發生態旅游取得的成果。
6、提升設計方案成果需具備相應的可實施性、可操作性。宣教中心主題貼合邛海國家濕地公園并具有當地特色;宣教中心科普宣教內容規劃內容要求科普文案內容新穎、并宣傳內容和宣傳材料豐富,形式多樣,展示、解說體系建設科學完備;宣教中心陳列布展展示手法示意圖要求結合運用聲光電,多媒體和互動裝置具有趣味性,整體風格與濕地公園相符合;需要吸納國內知名國家濕地公園宣教中心的優點,將邛海宣教中心設計成為國內一流的國家濕地公園宣教中心。
7、對濕地宣教中心內原布展仍然可用的設施、設備進行清理登記,本著節約原則對能夠使用的設備或物件設計進入設計,但不進入招投標設備清單。